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发布作者:资讯分享 发布时间: 2024-03-23 15:59:58

  建筑节能已成为中国建筑中的重要环节,防水和保温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施工难题。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可靠的防水保温施工方法成为建筑中需要重视的目标。现有的防水保温一体化系统的施工方法,是在进行基层处理、板材裁切和定位弹线的基础上,将加热后的橡胶沥青涂料涂覆在基层上,再将裁切好的板材铺贴在橡胶沥青涂料上,振动排气,最后在相邻板材之间的拼缝处使用橡胶沥青涂料和网格布进行灌缝和密封,并覆盖上具有反射功能的膜面。

  (1)粘结层采用了橡胶沥青涂料,导致粘结层的厚度较薄并且不容易控制,不足以弥补基层表面的凹凸不平;

  (4)板材的拼缝处单纯采用橡胶沥青涂料进行灌缝,涂料流失较大无法填充拼缝,易发生渗漏,防水效果有待提高。

  所以,如何提出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施工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方式能够解决防水保温一体化系统中渗漏的问题,并且提高保温性能,满足节能性建筑的需求。

  提供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涂覆在基层上;(2)将板材铺贴在所述水泥基类粘结材料上;(3)将卷材搭接在相邻板材之间的拼缝处,加热并碾压所述卷材;(4)对所述板材(101)的防水层收头处做固定并密封,对节点进行密封处理。其中,节点是指搭接边、t型接口、落水口和穿板管等。

  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采用与板材相同材质的防水卷材与板材连接,并上返至女儿墙,再用金属压条固定、密封;对节点处如搭接边、t型接口、落水口、穿板管等进行密封处理。

  作为优选,步骤(2)之前,还包括板材裁切,将整块所述板材裁切成若干部分,每相邻两部分之间形成切缝。

  作为优选,板材裁切时,由所述板材下表面从下往上裁切至距离所述板材上表面1~20mm,所述板材横向和纵向均按照5~100cm的间隔进行裁切。

  作为优选,步骤(1)之前,还包括调配水泥基类粘结材料,所述水泥基粘结材料的水灰质量比为0.2~0.5,优选0.35。

  该种水泥基类粘结材料与橡胶沥青涂料相比,涂覆厚度更厚,粘结力更强,还可以在潮湿基面施工。因此,水泥基类粘结材料可以弥补基层的凹凸不平,保证板材与基层满粘,且施工不受天气影响,缩短了施工周期。

  基层闭水试验,对施工基层进行临时封闭并蓄水,检查基层结构是不是出现漏水,对于所述结构的漏水部位进行修补。

  施工之前对基层进行闭水试验,可以检查结构自身存在的缺陷,对于漏水部位进行修补以提高结构整体性,增强结构防水性能。

  作为优选,在结构层闭水试验之前,还包括节点加强处理,在所述节点自下向上依次涂覆沥青基涂料、铺设增强网格布以及再涂覆所述沥青基涂料。该种节点加强处理的方式不仅施工操作简便,还可以适应异形部位的贴合,密封性能更好。

  将裁切好的所述板材满铺在施工基层上,板材短边错缝铺设,以提前确定板材铺贴位置,并可以有效控制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的涂刮范围,便于后续施工。

  对施工基层进行润湿,待基层充分吸水后再施工,防止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中的水分被基层吸收影响水化反应,从而导致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与板材粘结不牢。

  对所述板材进行碾压,排除所述板材下表面的空气,使板材与基层满粘,同时也可将水泥基粘结材料挤入板材与板材间的拼缝处进行填充。

  采用沥青基涂料在所述拼缝处进行灌缝,待拼缝处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初凝后采用沥青基涂料进行灌缝后能够实现拼缝处良好的密封,防止渗水。

  作为优选,加热所述卷材的方式可以为喷枪火烤和/或热风熔化,喷枪火烤或热风融化卷材的同时用压辊进行碾压,使搭接部位挤出热熔胶料,可以对搭接处的边缘进行有效密封。

  作为优选,步骤(4)之后,在所述板材的上表面再覆上一层防水层,该防水层可为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增设的防水层不仅可以提高屋面的防水等级,而且可以与板材表面的防水卷材相互弥补,增强防水性能。

  本发明中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作为粘结层,粘结层的涂覆厚度较厚,使板材能够适应基层的凹凸不平,并且实现与基层的微观满粘,防止窜水通道的产生。而且,水泥基类粘结材料适用于潮湿基面,可以在雨雪天气、不良环境等因素导致基层潮湿的情况下作业,缩短了工期。碾压板材可以排除板材下表面的空气,使得板材与基层满粘,同时也可将水泥基粘结材料挤入板材与板材间的拼缝处进行填充。对防水收头处进行固定并对防水收头和节点处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解决了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在各个防水薄弱环节的易漏水问题。而在板材上表面再增设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不仅可以提升屋面的防水等级,而且可以与板材表面的防水卷材相互弥补,增强防水性能。

  图中,101-板材;102-切缝;104-沥青基涂料;105-卷材;106-水泥基类粘结材料。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层、中间层及底层。面层可以为各种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具有防水作用;中间层可以为保温隔热材料,与面层和底层结合紧密;底层可以为水泥基卷材、高分子卷材、有胎或无胎自粘卷材等,具有粘结或粘结兼防水的作用。

  调配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的水灰质量比控制在0.2~0.5,优选可以为0.35,在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中可加入粘结剂以提高材质的粘结力。使用刮板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铺设在基层上,涂覆厚度为5~20mm,优选可以为5mm、10mm、15mm和20mm。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与沥青基涂料104相比,涂覆厚度更厚,粘结力更强。

  本实施例在涂覆水泥基粘结材料之前进行基层处理,包括基层验收、基层清理和基层闭水试验。其中基层验收是在施工前对基层进行验收,保证所述基层达到施工的要求;

  基层闭水试验,对所述基层进行临时封闭并蓄水,检查所述基层出没出现漏水,对于所述基层的漏水部位来修补。

  本实施例在基层清理之后且在基层闭水试验之前,还进行了节点加强处理,即在节点处自下向上依次涂覆沥青基涂料、铺设增强网格布以及再涂覆所述沥青基涂料。该种节点加强处理的方式不仅施工操作简单便捷,还能适应异形部位的贴合,形成整体的无缝涂膜。节点是指落水口和穿板管等。

  本实施例在节点加强处理之后且在涂覆水泥基粘结材料之前,如图1和图2所示,将整块板材101裁切成若干部分,横向和纵向均按照5~100cm间隔进行裁切,优选横向可以为50cm,纵向可以为40cm,在板材101底面分别从下往上裁切至距离板材101上表面1~20mm,优选可以为5mm。每相邻两部分之间形成切缝102,裁切的切缝102宽度不大于2mm。

  板材101裁切可以使板材适应基层的凹凸不平。由于单个防水保温一体化板较大,直接铺贴在凹凸不平的基层上会在中间形成空鼓,影响防水效果。将板材101分成若干小块,可以使板材101服帖在凹凸不平的基层上。而且,板材101裁切时不切断板材101上表面的防水层,不会影响板材101的防水效果。

  然后将裁切好的所述板材(101)满铺在施工的所述基层上,所述板材(101)的短边错缝铺设;再将所述板材(101)进行回折,并对所述基层进行润湿。板材满铺能够提前确定板材的铺贴位置,并有效控制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的涂刮范围,便于后续施工。

  基层洒水润湿能够使基层充分吸收水分,保持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的湿度,防止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过快干燥,而影响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的粘结力。

  本实施例在涂覆水泥基粘结材料之后,铺贴板材并对所述板材(101)进行碾压,排除所述板材(101)下表面的空气,同时将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挤入所述拼缝中,使得板材101与基层实现微观满粘,也将水泥基粘结材料106挤入到板材与板材间的拼缝处,填充了拼缝。

  在水泥基类粘结材料106初凝后,使用沥青基涂料104对板材101的拼缝处进行灌缝。板材在进行碾压后聚合物水泥粘结材料会进入拼缝中,灌缝的过程可以在水泥基粘结材料106初凝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以保证拼缝处的防水效果。

  将有胎体的自粘卷材105搭接在相邻板材101的拼缝处,如图3所示,以拼缝为中心,两边各留出100mm搭接卷材105,属于普通搭接,即在板材拼缝处铺设一块卷材105,沿拼缝两侧对称设置。搭接顺序是先对板材101的所有横向拼缝进行搭接,然后对所有纵向拼缝进行搭接。

  使用喷枪火烤的方式加热有胎体的自粘卷材105,同时用压辊碾压卷材105,使卷材105溢出热熔胶料。喷枪火烤或热风融化卷材的同时用压辊进行碾压,使搭接部位挤出热熔胶料。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一体化系统的施工方法,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

  在基层上涂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使用喷涂的方式涂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

  卷材的搭接方式不同,如图4所示,选用有胎体的自粘卷材105在板材101的拼缝处进行预留搭接,以接缝为中心,两边各预留100mm分别搭接两块卷材105,接缝处一侧卷材105压在另一侧卷材105上。

  本发明的防水保温一体化施工方法,将水泥基类粘结材料作为粘结层,粘结层的涂覆厚度较厚,使板材能够适应基层的凹凸不平,并且实现与基层的微观满粘,防止窜水通道的产生。而且,水泥基类粘结材料适用于潮湿基面,可以在雨雪天气、不良环境等因素导致基层潮湿的情况下作业,缩短了工期。对防水收头处进行固定并对防水收头和节点处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解决了防水保温一体化板在各个防水薄弱环节的易漏水问题。而在板材上表面再增设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不但可以提升屋面的防水等级,还能够与板材表面的防水卷材相互弥补,增强防水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