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为学习的人和社区注入力量

发布作者:资讯分享 发布时间: 2024-03-31 00:34:03

  这句话是在设计工作开始前学校的老师们告诉我们的,用以阐述不受拘束思考的重要。作为设计者,我们对此深感认同,并由此意识到:我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孩子,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如何来认知这样一个世界,还会影响到他们如何去创造未来的世界。

  这座校园位于北京东四环外一片发展建设方兴未艾的城市社区里。这里多年前曾是一座大规模的化工厂,城市快速地发展的巨大推力使其外迁,这里则成为了数以万计市民的新居所。

  在这里设计并建造一座72班规模的十二年一贯制基础教育校园,我们应该回应的,一种原因是当下教育的变革倡导以学习的人为中心,并由此对校园空间提出的全新的诉求;另一方面是由周边大量、重复、高密的住宅所形成的相对单调的社区现状。

  在尝试争取最为优化的光照条件、功能架构、场地适配之后,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前后错动、虚实相间、相互连通的解答。

  除了常规课程活动为主的基础教学单元,一座校园的教学功能还包含由实验、艺术、社团等活动组成的公共教学部分。

  在场地大小限制、日照间距和时效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把以上二者进行叠合布置:校园的二至四层为基础教学单元,一层和地下一层为公共教学层(公共教学部分),这样一方面学生日常往返于不同的功能之间更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混合使用的公共教学层可以打破边界,为互动创造更多机会。

  公共教学层涉及校园里三个最为活跃的界面—— 一层、地下一层和二层屋顶活动平台。三者漫延至整个校园,并由此把公共性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屋顶活动平台不仅拓展了校园的室外活动场地,也对高楼层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更为友好。

  我们很关注校园和社区的粘连度,并致力于将校园化身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节点。

  在设计介入之前,为了清除原有化工厂受污染的土壤,人们在校园用地范围内挖掘了深达5~10米的换填坑。此外,项目用地的规模显然无法匹配其周边激增的适龄受教育者就近入学的巨大需求。

  于是我们对换填坑进行利用以拓展校园空间,将公共教学部分和体育、游泳、观演、餐厨等功能置于地下,其中的大型场馆可以在不干扰地上运行的前提下面向社区各自开放,其毗邻的地下停车场也为开放提供支持。

  由于地下空间大量存在,我们通过设置下沉庭院来解决它们的采光通风和消防疏散问题,同时希望下沉庭院能给人以良好体验——通过连通、架空、造景等措施,消除地下的封闭感和压抑感,使庭院成为整个校园的积极回馈。

  我们尝试给予不同庭院以不同主题,如露天剧场、校园市集、休憩运动、流动展览等,这样庭院能更加主动地融入使用者的日常。

  我们希望这座校园是去中心化的、扁平的,其空间可以兼具透明性和流动性,使身处其中的学习者体验到一种不同于他处的开放和自由,从而能够无拘无束的互动、沟通、碰撞、协作和分享,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这座校园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平台,将空间的支配权更多的还给学习者,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

  我们会尽可能地去营造具有包容性和通用性的空间,空间是多义化的,而非具体功能的预设,教学也是没有定式的,是渐进的,我们期待空间伴随教学一起“演变和生长”,并由此生发更多的可能,进而促使校园由空间向内容转变。

  我们相信,低能耗设计的第一步应该是建筑自身空间架构的节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更加紧凑聚合的空间型体,将高能耗水平的大型场馆置于地下……都给予校园一种良性的节能基调。

  在此之上,校园还采用了清洁能源(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等)、蓄能种植屋顶、节能围护结构、雨水收集、循环水再利用、智慧校园楼宇控制等措施,用以寻求一种使用者和自然更为健康的相处模式。

  我们希望这座校园在面对建设中的城市时,能成为对周边同质化社区样态的一种温和对峙与积极调剂,在面对变革中的教育时,可以呈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柔软、弥漫、融通和自由,以传递温度和激励学习。

  我们无意执着于以上改变的结果,而是尝试借由改变释放一种善意——希望这座校园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可以为学习的人和社区注入力量。或许改变本身即为一种正面,期待更多的人将更多的改变带到我们身边。

  建筑:陈恺蒂、贾文若、杨凯、李少鹏、何亚琴、卢植、张丹明、高诚、杨晨、丁洋、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