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推动行业升级 数字转型赋能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经验

发布作者:安博体育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 2023-09-24 20:41:47

  为促进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推动民营及中小建筑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行业内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创新理念、培育创新示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分会组织并且开展了创新型民营建筑企业评价工作。经专家评价,共64家企业被评为2023年创新型民营建筑企业,其中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十大创新型民营建筑企业。我分会将于近期开展“行业创新经验”系列报道,以此进一步宣传创新成果,总结和推广可复制的创新经验,在行业内形成示范和带动。本期将介绍十大创新型民营建筑企业——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理念、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2年,是中亿丰控股旗下建造板块的重要实体。近年来,集团围绕产业链延伸,现在已经成为以房屋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深耕超高层、园林古建、轨道交通等细致划分领域,具备为客户提供投资、设计、检测、建造、运维、更新等一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主要经营指标保持10%的年增长速率稳定发展。2023年是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中局之年,上半年集团实现盈利收入超150亿元,在七月江苏省住建厅最新公布的江苏省建筑业总实力排名中,中亿丰位列第3,取得历史最好排名。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建筑篇章里,中亿丰始终坚定地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招”,努力做好公司发展的“四个转变”:从“数量取胜”转向“质量取胜”,从“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从“经济效益优先”转向“绿色发展优先”,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23年集团将“改革赋能,提质增效”作为企业年度发展主题,从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出发,以智能建造为主要抓手,推动建筑施工方式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到坚定不移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数字化转型,以打造数字创新生态,数智赋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目标,坚持价值驱动创新,释放企业高水平发展活力。

  加快推动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更是中亿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风向标。具体来说,中亿丰坚持两个做法,一是按照工业生产方式,即建筑标准化、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新要求加快推进建筑业改造升级;二是以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致力于实现基于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信息集成与业务协同,以提供绿色、可持续、智慧化的工程产品,实现建筑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与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指将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相结合,通过标准化、模块化、预制化等方法,将建筑的各个阶段从设计、制造到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度自动化,来提升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它的目标是通过工业化的方法,降低建筑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浪费,增强建筑品质,并为不一样的建筑项目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在中亿丰承建的苏州市城亿绿建综合楼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地上结构、外围护等均为预先制作的构件现场装配。为实现构件标准化,本项目采用了连接可靠、施工高效、技术先进的组合结构装配技术体系。结构体系上选用了装配式组合结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整体的结构梁、板、柱全预制;维护结构采用全预制的装饰保温一体化墙板;机电系统采用了管线分离等工业化建造技术,电气、给排水管均与整体的结构及内隔墙板分开,方便后期检修更换;设备机房内采用设备模块装配式机房,将进出设备的管线及阀部件和设备一体化装配。内装采用了包括集成卫生间系统、烤漆龙骨内隔墙、集成吊顶、架空地板等工业化内装部品构件。该项目目前已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预评价标识、零能耗建筑、AAA级装配式建筑、2021年江苏省高品质绿色建筑实践项目、2021年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2022年江苏省低碳建筑示范工程,该项目整体的结构体系采用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联合研发的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筑全生命期中,综合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方法,实现工程安全、品质提升、降本增效的新一代建造模式与管理理念,是工业化建造、数字化建造融合一体的技术。当前,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推进江苏省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到2030年末,智能建造适宜技术在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70%,培育100家智能建造骨干企业。

  中亿丰作为苏州建筑行业龙头,从始至终保持着对时代潮流、前沿趋势的高度关注,积极探索新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由“建造”向“智造”的能级提升的目标、赋能建筑行业数字化升级,中亿丰打造了“一平台六推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强化过程安全监督管理,确保项目顺利交付。通过设立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创建国家级智能建造示范观摩项目,综合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方法,实现工程安全、品质提升、绿色低碳、降本增效的新一代建造模式与管理理念,将绿色化建造、工业化建造、数字化建造融合一体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一平台,六推进”智能建造应用技术体系已经包含BIM数字一体化设计、部品部件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管理、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交付与智慧运维等六大场景。此外,中亿丰协助苏州市相城区搭建了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引入了多种数字化设备、设施和应用系统,不仅应用于中亿丰的在建项目,还快速对接相城区内的400余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帮助主管部门实现区内工程从注册报监、告知交底到启动监督等流程标准化,通过在事前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拓展信用报告应用,在事中通过现场无纸化开单记录信用行为、进行信用风险预警、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事后开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大幅度的提升监管部门对辖区内项目的监督执法效率。同时,中亿丰帮助主管部门搭建监管系统,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对象,设计阶段开展BIM审查,联动苏州市图审中心,加快工程前期报批报建,施工阶段实行BIM监管,以管控指标为核心,形成管控与监测并重,竣工阶段开展BIM归档,实现工程数字化交付,建立相城区BIM模型数据中心,使得相城区建筑业市场在开展智能建造相关工作上更为规范。

  中亿丰在智能建造的应用及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造了24个智能建造示范项目,热情参加智能建造政策制定,举办了多场国家及省市级观摩,仅仅2023年上半年依托长三角、双子楼、胜科纳米、固德威等项目完成智能建造观摩9次,其中国家级观摩3次,市级观摩2次,区级观摩4次,长三角、双子楼智能建造总计超过200余次超万人线月,中亿丰建设还参与承办了国家级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行业内领导、专家近900人出席会议。同时积极开展市级职能车间打造工程,为部品部件智能生产提供了应用场景,完善了集团智能建造技术体系,补强了智能建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中亿丰挂牌成立了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提供千万专项“智能建造基金”,积极地推进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设立了中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落户了全国首家建筑机器人4S店,在业内率先实施“产业工人+建筑机器人+培训”的业务模式,打造基于人机协作的劳务分包模式,积极推动建筑机器人操作工人技能培养,推广建筑机器人产业化应用。

  面向未来,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的提高,建筑业高水平发展的成绩必将更加亮眼。智能建造工程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发展智能建造关键领域技术受到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研发部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建设主体;需对工程供应链不同环节、生产体系与组织方式、企业与产业间合作等进行全方位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建筑业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用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升级与智改数转的重要手段。在“十四五”期间,中亿丰建设持之以恒的按照“目标引领、标准明确、规划先行、资源统筹、自我主导、分步实施”的实施路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员互联网、数字化思维,构建标准统一的全覆盖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

  一是坚持三化融合建设。集团坚持以标准化为前提、信息化为支撑、数字化为方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逐步形成了企业数字化管理底座和管理中台,实现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两级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表达与数据流转,形成企业数字资产,为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和企业决策模式提供科学、客观、标准的数据支撑,不断推进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标准化、数据化管理的转变,目前正逐步实现企业数字化管控。

  二是强化生态协同思维。集团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努力构建了数字勘测、数字设计、智能加工、智能建造、智慧工地、智慧运维等工程全周期数字化建造体系,通过深化BIM技术应用,服务建筑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强化数字技术在地区城市治理、行业产业领域的应用与转化,提升了企业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

  三是将加快推进数实融合。我们大家都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长期不断地投入、坚持、优化。下一步,中亿丰将通过数字技术强大的数据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丰富的场景,并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时通过加强应用场景开发,发挥数字化的经济对建造实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工业化进程,不断迭代智能建造、智慧工厂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建筑产品属性和附加价值,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