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变了:后疫情时代建筑产业链发展有了新逻辑

发布作者:保温装饰一体板 发布时间: 2024-01-06 15:34:25

  “一场疫情,不可能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面。中国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存在。”

  3月14日,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组织的“2020苏商财智会”邀请约40位企业家,以线上交流形式,就“抗‘疫’下,如何构建建筑产业链共生发展生态圈”展开讨论。苏商会副会长、龙信集团董事长陈祖新一提出上述观点,就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一致认同。

  疫情席卷全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建筑业的沉浮兴衰关系到5000多个行业的冷暖,所以建筑产业链的变化调整,会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在本次财智会上,企业家们普遍表示,疫情下的企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挑战:

  虽然鼓励复工是当下的主基调,但是像河南、江西等劳动力输出的大省,不久前还都处于高度封闭的状态。很多地方明面开工了,但实际上开工率远远不足。同时存在到工后在宿舍或宾馆隔离的过渡期。“目前复工项目部的施工进度,与以往相比至少晚了2周。”江苏德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戴学杰说。

  “下雪时不是最冷的,融雪时才是最要命的。”随着大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复工,材料、设备等资源会迅速进入需求的高峰期。疫情带来行业供应链的失衡,造成全行业资源紧张,既可能会导致各种资源价格迅速上涨,甚至还可能即便接受高价格也难以找到相应的资源弥补,成本压力和进度压力都会接踵而至。

  最典型的是房地产业,3月2日克尔瑞发布相关榜单显示,1-2月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降低24%。其中,超8成的百强房企2月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比双降。南通受疫情影响,春节返乡置业“冰冻”,整体销售额同比去年下跌90%,要知道,在2019年,南通新房成交量可是位居江苏省第三,仅次于苏州、南京。对此,处于上游的建筑业、材料商也出现了连锁反应。

  防“疫”复工两手抓,开工后,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消耗在防疫物资保障上。另外,针对未返工的员工,企业支付的工资成本也成为其中的重要比例。江苏新蓝天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荣表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步在加大,例如基建延期、放假期间,所幸我们的刚才仓库存储有保障,压力还小一些。”

  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血液,当下,现金流慢慢的变成了多数企业的切肤之痛。春江水暖鸭先知,深受市场波动影响的房地产公司尤为如此。会上,南通万科房地产开发总经理丁宁呼吁行业联手对资金监管政策建言,尽可能降低监管资金,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陈忠荣也提到:“希望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比如央企、政府对工程交付款可否按时或者提前发放?”

  从微观面拉到宏观面来看,当下,很多人关于中国经济数据的解读倾向于“通货膨胀”,这主要是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得出的。

  2018年开始非洲猪瘟,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接着替代消费传导到羊肉、牛肉、鸡肉上,再加上春节前后的冲击,导致整个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比较快。但是去除掉食品和能源,1月份核心CPI1.5%,低于2%的合理水平。说明了什么?

  目前,中国面对的是经济过冷的问题,工业生产没有起来,经济的马达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这也代表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还有一些空间,还需要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

  这次疫情,暴露了中国最大的短板:医疗服务、城市治理。从长久来看,一方面,中国未来不是再建两个大医院,应该是建立更好的分级诊疗制度;另一方面,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过更好的生活,这个目标落点落在了城市,落在了各个社区,社区将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点。

  所以,对于下游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未来教育、医疗、绿化、联防治安,这些基础设施服务,要嵌到社区里面;对于中游的建筑业而言,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大势已来;对于上游的材料供应商而言,新型材料的开发帮助建筑业降本增效将成为企业的新增长点。

  会上,丁宁提到,近期相关调研发现,疫情后,中国城市人居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人们厨艺水平提升,对厨房硬件要求更高;买房更重视入户更衣空间,快递鞋子隔离开,不让病毒入家门;社区居民对社区小超市、便利店等的接受程度提升,购买频次增加等。

  所以,许多开发商慢慢的开始行动,除了万科这些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以外,像江苏峰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类快速地发展的后起之秀也迅速应时而变,峰度控股董事长骆国峰介绍:“疫情发生后,公司针对新需求在多方面做出策略调整。设计上,注重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开发,例如通过与阿里的合作,将智能设施切入,通过安防、T控(全称为“T型接线器控制存储器”)等设施提升了小区智能化水平;服务上,物业及时传递防疫资讯,上门发放防疫用品,并提升管理上的水准;销售道具上,将户型图和档案袋由纸质版改为电子版在线上展示,让客户扫一扫即可带走……”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城镇化率是60%左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是85%以上,也就是说中国城镇化还有20年,大约有3亿人口进城,这就是建筑产业链发展的巨大红利。

  虽然建筑业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普遍被看好,但是高品质的房屋仍然是时代之需。陈祖新曾多次针砭时弊,他认为,建筑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但不能成为落后产业。目前,我们的建筑水平尚处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样子,因此加速中国建筑业现代化进程已迫在眉睫。例如,外墙保温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房屋的品质的重要评判因素之一,陈祖新说:“与传统的外保温项目不同,龙信提倡的夹心保温,效果更好,寿命更加长。”

  目前,政府开始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支持力度,银行在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能预见,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是必然。如今,中国基建的定义已不仅包含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也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等)。这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提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应抓住这次机会,利用好自身的专业优势,选择多方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打破国企、央企垄断基建市场的局面。

  近年来,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战略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海外市场占有率对于我国整个建筑产业链的比重也有所提升。但是疫情的笼罩下,海外市场已出现萎缩现象,所以迅速调整市场布局、开发“入乡随俗”的产品已成为重中之重。

  作为国内领先的 PVC 塑料地板生产及出口企业之一,张家港爱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锦程介绍:“我们的产品之前主打国外,已经销售了20多年。如今,面对疫情,我们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国内市场。为了适应国人的需求,我们不仅将国外成熟的经验移植到国内,还加强与设计院的沟通,引进新的工艺材料。另外,我们也在产业链上做匹配,除了生产以外,还提供物流、安装等‘一条龙’服务。”

  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慧建筑还是需求个性化,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必须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和供需短板,慢慢地增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另外,模式创新也需要我们来关注。例如一直困扰着建筑业的难题——“装配式建筑如何突破当下的发展瓶颈”?会上,陈祖新以实践经验总结出,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原先装配式建筑的三大“拦路虎”——建筑成本高、工程质量不稳定、工期没有优势等问题。

  信息化是当下的热词,对于建筑业以及上游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推进信息化困难重重,但是势在必行。陈祖新着重提到了信息化对建筑产业的赋能力量,“由龙信在内的5家特级资质企业合力推动搭建的筑材网,去年交易额破千亿,优点是信息公开透明,市场竞争力增强。此次疫情下,筑材网的表现也十分醒目,例如已经有100多家特级企业,1000多家一级企业把需求发布出来,通过汇总分类,集中采购,再分批运到各个施工现场。多个企业一起采购比单一企业采购价格平均少了10—15%。”

  疫情之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共识,当下是数字化转型、修炼内功的好机会。以建筑业为例,要充分的利用物联网及BIM等先进信息技术,将所有项目集成到统一的平台,将产生的数据实时汇总和有效传递,优化资源部置;同时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完善在线协作,多方资源共享、在线会议、线上培育等功能,提升沟通协调效率。

  萧条期是构建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经营者要爱护员工,员工要体谅经营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必须建立这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激发个体的活力,促进组织的迭代升级,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低调启动一轮管理变革。

  有人说,“办企业这么久才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生死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纵观全国,中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产业配套能力强大。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供应链优势显著。疫情下,牵一发而动全身,供应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无法正常运作,势必将影响别的环节的顺利进行。上游的瘫痪,也将带来下游企业的断炊,下游企业的饥饿也将反作用于上游的生产。

  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所以本次会议着眼于推动构建建筑产业链共生发展生态圈,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

  正如通光集团董事长张忠所说:“不一样的行业的企业间构建协同共生‘生态圈’ ,将会达到价值共享、共融、共生、健康发展的目标。”

  上游的新材料开发可以让传统建筑业不传统。例如,房屋的品质如何,外墙保温是关键。陈祖新说:“夹心保温对保温钉质量发展要求高,原来是以进口为主,价格高昂,我们通过联合东南大学教授一起研发,生产出国产保温钉,成本也降到了原来的八分之一。”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江也介绍了自己主要营业产品——电地暖,它有舒适,节能、环保、灵活、不要维护等优点,陈祖新听到后当即表示很感兴趣。

  同样,建筑业的高质量产品能帮助房地产开发商树立更优良的口碑。龙信与仁恒的数十年的稳定合作就是双赢的最好见证。未来,房地产商不仅是卖房,更重要的是卖生活。房子的地段、户型、装修、价格是最基础的东西,想要真正收买人心,还需要注重体验感,以此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搭建建筑产业链的协同共生生态圈,首先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是企业间产品的买卖关系,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参与设计、参与制造、参与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会议现场,陈祖新一语中的。

  上下同欲者胜!这是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的核心,只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将整个生态圈效能发挥到最大公约数。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龙信集团董事长陈祖新的号召下,拟成立建筑产业链专委会,以期在苏商会内部打通房地产、建筑、装饰、设计、材料等上下业间的壁垒,帮助江苏企业形成共赢共生体系。

  丨 丨 丨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丨 丨